混世娇妻

字:
关灯 护眼
混世娇妻 > 我给秦皇汉武剧透历史 > 两个同病相怜的老父亲。

两个同病相怜的老父亲。

    【因为扶苏自杀的太快痛快,所以有关他死亡这一段后来还产生了不少的争议。】

    【不赞同,认为他担不起责任的人就认为他太傻,明知道那道诏书有问题,即使后来有蒙恬的劝阻,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拔剑自杀,这样的人也配当君王?大秦交到他手上他也掌管不好,死了也不可惜。】

    【还有一些再激进一些的就认为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起兵造反杀回咸阳。】

    【怎么说呢,这些说法多少是有点事后诸葛亮了,扶苏和蒙恬接到赐死诏书的时候,还不知道秦始皇已经去世了,秦始皇积威甚重,威望极高,这种情况下,扶苏还真不一定有胆子敢违背他的意思。】

    —

    汉朝。

    征和二年,公元前91年。

    石德指着天幕说:“殿下您看,前车之鉴就在这里,您要早做决断,陛下最近身体很差又一直住在甘泉宫,可是您和皇后派去的人都见不到他,陛下是否还在谁也不知道,万一也是像始皇帝那样呢?我们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先下手为强,先把江充那一群人抓起来把事情调查清楚再说,要是晚了就完了。”

    刘据被说的下定了决心,决定按照石德说的去做。

    他绝对不能再步扶苏的后尘了!

    【至于造反那就更无从说起了,首先还是敢不敢的问题,很显然,这两人是没有造反的胆子的,就算有,他们又怎么能保证起兵了就一定会得到想要的呢?】

    【造反哪哪都是问题,粮草的供应,蒙恬手下的30万士兵愿不愿意都跟着他们起兵也是个未知数,而且秦朝当时也不止这三十万大军,综合下来可以说他们的造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胜算。】

    【所以造反的那些说辞说说就算了。】

    蒙恬蒙毅兄弟点头,谁敢造陛下的反啊?

    九族不想要了吗?

    【那么在这事中扶苏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呢?】

    【也有。】

    【秦始皇赐死的诏书漏洞百出,且来的太突然太莫名其妙,以他对子女还有大臣们的态度来说,他还真不会下这样的旨意。】

    【秦始皇在后世有“暴君”的称谓,所以可能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那种刻薄寡恩,过河拆桥,不近人情的帝王,然而事实上他却是历史上少有的对子女和大臣都不错的帝王。】

    王贲很赞同,他们的陛下对他们这些人再是好不过了。

    陛下又怎么会杀害他们呢?

    扶苏的脸涨的通红通红,一股羞愧席卷了他,他问自己,他真的相信阿父会是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赐死儿子的人吗?

    答案是否定的。

    阿父不是那样的人。

    那么为什么,将来的自己却相信了呢?

    【秦始皇不杀功臣,对子女上也非常疼爱关心,会关心子女过的好不好,给他们赐衣食。扶苏又是长子,古代长子有多重要不言而喻,这种情况下,秦始皇对扶苏的关心只会多不会少。】

    这一点公子高可以作证,阿父真的非常疼爱他们。

    他上一次进宫,阿父还关心他穿的暖不暖,吃的好不好,完了还赐东西给他,知道他喜欢马,又赐了不少的好马下来。

    并且阿父也不是就对他一个人这样,他对所有的子女都关心,差别只是在于程度问题,想到这,他恨铁不成钢的转头对扶苏说:“大兄你真是糊涂啊!居然轻信胡亥那样的谎言。”

    扶苏惭愧的低下头,“你说的是,是大兄轻率了。”

    公子高见他这样又说不下去了,这位大兄对他们也不错,为人也让人敬重,今天要不是太过气愤他也根本不会指责他,当然也没胆。

    现在他认错了,他就说不下去了,“大兄宽宥我一二。”

    扶苏摆手,弟弟又没说错,哪里要他宽宥呢?

    【扶苏也不是没顶撞过秦始皇,秦始皇有对他做什么了吗?最严重的一次也只是将他贬出京,让他去边塞监军,而不是直接剥夺他的身份,废黜他,将他流放到边远地区,自生自灭。】

    【说明他对扶苏是没有不满到那个程度的。】

    【并且,在扶苏监军的两年里都没对他做什么,怎么就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要赐死他?连个铺垫都没有,这完全说不通。扶苏要是对老父亲稍微有点了解都不会相信他会下这样的旨意,没看人家蒙恬就不信吗?】

    始皇帝的视线落到扶苏身上,扶苏本就愧疚的心这会儿更加愧疚了。

    他跪了下去,“阿父,我错了……”

    他真的错了。

    【蒙恬对这道旨意的态度是:[……,今一使者来,即自杀,安知其非诈?请复请,复请而後死,未暮也。]】

    【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,虽然说当时秦始皇已经死了,矫诏三人组又掌握了玉玺等印信,可以发号施令,但蒙恬扶苏手里有三十万大军,手里也不是没有倚仗,他们要是质疑,这事就得往后拖,那或许秦始皇的死讯就没那么好瞒了。】

    【到时候情况会如何还不一定。】

    【结果扶苏却是连复请的心思都没有,直接拔剑自杀。】

    —

    春秋。

    勃鞮见重耳迟迟不肯自杀,很是恼怒,“公子是想要违背大王的旨意吗?”

    他冷声哼道:“这公子扶苏接到的是假诏书,奴婢拿来的却是真的,大王责令公子自尽,公子,请吧。”

    重耳冷笑,一个阉奴,拿了一个不知道是真还是假的旨意就让他自杀,他疯了才会自杀!

    勃鞮见他依然不肯动手,又上前几步,“公子!”

    这尖锐的嗓音如地狱来的催死音,重耳不想死,他恨恨的瞪着勃鞮,然后趁他一个没注意,翻墙跑了。

    他不能死!

    他绝对不能死!

    要他死,不可能,谁爱死谁死去,反正他不死。

    【这举动除了他不了解老父亲外,个人认为他多少还有点赌气的心思在里边,扶苏是因为反对秦始皇“坑儒”而被贬的,现在秦始皇又下了这样的诏书,在扶苏看来就是全盘否定他。扶苏性格刚直,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,这样的性格是很容易为了自己的理念付出生命,走上殉道者的道路。】

    【还是有点可惜的,扶苏上至少比胡亥那个疯子强,至少战争不会死那么多人,大秦也不会三年就亡。】

    始皇帝听到这,呼吸都停了一瞬,你说多少年?

    三年?

    胡亥三年就将大秦、秦朝七代人的心血败光了?!

    其他人:“!!!”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三年就败光了??

    这公子胡亥到底是什么做的啊,他是怎么做到的?

    —

    杨坚的脸色很不好看,仙人说了他和秦始皇命运相似,又说了隋秦二朝都是二世而亡,现在胡亥又三年就败光了秦朝,那是不是也意味着隋朝也是这样?

    一想到偌大个隋朝三年就亡了,杨坚就想杀人,他的心血,他的大隋!

    独孤伽罗打铁趁热,继续给杨勇上眼药,越说杨坚心里的火越大,太子真是不堪重任!

    【说完扶苏的死,我们继续说矫诏三人组。】

    【扶苏干脆利索的自杀后,蒙恬依旧坚持诏书有问题不肯自杀,使者见他不肯自杀大怒,把他关进牢里。做完这一切后,使者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去向赵高复命。】

    【矫诏三人组听到扶苏自杀和蒙恬下狱的消息,这才放下心头的大石头,也才敢继续往前走。】

    始皇帝点了下手指,低下头问扶苏,“听到了吗?”

    扶苏头埋的更低,“听到了。”

    要是那时他不自杀,或许这一切就会不同了。

    【他们按照既定的路线回咸阳,可是没走几天秦始皇的尸体就开始发臭,为了继续隐瞒他的死讯,就让人买了许多的咸鱼跟他的尸体放在一起。】

    【从达到的结果来看,咸鱼肯定买了很多,不然怎么能掩盖住尸臭?】

    【要知道那时是盛夏七月啊,高温下尸体腐烂、散发出来的气味绝对比冬天要来的强烈,但是李斯和赵高硬生生靠着咸鱼的臭味隐瞒住了秦始皇的死讯,所以这量绝对不会少,我估计九原郡的咸鱼都被他俩买光了。】

    秦朝的臣子们:“?!?!”

    你说什么?把咸鱼放在他们陛下身边?

    这三个人是疯了吗!?

    冯劫早就憋了一肚子火,现在听到天幕说赵高李斯如此侮辱他们陛下的尸身,他再也忍不住了,冲上前对着赵高就是一脚,“竖子尔敢!”

    赵高他是怎么敢的?

    他是怎么敢的?

    他怎么敢那么对陛下?

    冯劫气的脸都红了,额上青筋暴起,对着赵高就是一顿疯狂暴揍。

    其他人也气的够呛,不管文臣还是武将,这时也不管什么礼仪不礼仪了,冲过去就是一顿揍,直把赵高打的哭爹喊娘,在打的过程中还顺便把李斯拖过来一起揍。

    公子胡亥他们动不得,这两个乱臣贼子还打不得吗?

    秦王宫是这样的反应,其他人的反应就各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六国贵族幸灾乐祸,直说报应,“始皇残杀我六国君主,行暴政无丝毫仁德之心,这一切都是他的报应,是上天对他的惩罚所以才会让他有赵高李斯这样的乱臣贼子,有胡亥这样不忠不孝的儿子,该啊,真的活该。”

    天幕上的女音继续说:【靠着咸鱼的臭味,赵高和李斯成功的瞒天过海。其实这里一直有个问题,车队里突然多了那么多的咸鱼,就没有一个人怀疑吗?】

    【就算秦始皇病重,又君威莫测,也不至于这样吧,咸鱼又不是什么香的东西。】

    始皇帝冷笑,不是他们发现不了,只是不敢出声罢了。

    【靠着咸鱼,矫诏三人组成功瞒天过海,并平安顺利的到达咸阳。】

    【到咸阳后,胡亥登基为帝,然后他开始了败家的过程。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门徒初六苏梅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初六苏梅 修罗武神 修罗武神传奇 重生之都市狂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