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上覆白雪,无花只有寒。
邺城每年冬日都会下上几场大雪,今年却碰上了难得的暖冬。只是,即便如此,小雪一下,这世界仍成了银装素裹,雪化一半时,便只有了灰白二色。
瞧着这样的眼前风景,薰然轻轻地叹了口气。
“寒风摧树木,严霜结庭兰!叶二娘何故叹气。”脆音入耳,惊得薰然回头瞧。
“民女拜见太子殿下。”薰然跪下行礼,却被太子抢先一步扶起。
“地上凉,这些虚礼就免了吧。”太子含笑盯着薰然,温柔的语气令人如沐春风。
“多谢太子殿下。”薰然站直了身子,头却依然垂得低低的,不敢抬头直视。
“当初在叶二娘家叨扰数日,还未当面谢过。”太子殿下将目光从薰然的发髻上移开,转而看向了满院的枯枝。
薰然连忙说道:“太子殿下能到寒舍小住实乃我们叶家的荣幸,只是当初不知是殿下亲临,若有照顾不周,还请殿下见谅。”
太子呵呵笑道:“当初我若表明身份,你们倒显得拘谨了。大家率性而处,我倒觉得甚好。”
顿了顿,太子又说道:“叶三郎的切鲙技术我还记忆犹新,希望有朝一日还能亲见亲尝。”
薰然笑着回道:“只要太子殿下不嫌弃,民女三叔自当再献拙计。”
“好,希望还能再尝到三郎的手艺。”太子殿下说完,向前一步,轻声说道:“二娘子可会怪我有所隐瞒?”
薰然一惊,下意识地退后一步,说道:“太子殿下不说自有不说的道理,民女怎敢妄言。”
太子淡淡一笑,说道:“我还得谢过叶二娘的香……阿娘极为欢喜,只说想要见见二娘其人。如今二娘子已在阿娘身边当差,阿娘自是极为满意。”
薰然微微抬头,小声问道:“如此说来,民女能入宫效命皇后娘娘,还应谢过太子殿下的举荐。”
太子轻轻摇头:“此事与我无关,我只说你制香好,却不想也有人举荐了你。阿娘如今身怀有孕,当心些也是应该。”
薰然颔首道:“能伺候皇后跟前是民女的福分。”
“福分?是,确实是福分。二娘子,阿娘为人虽看着严肃,心地却宽厚,你只需做好分内之事,阿娘便不会为难你。”太子的提醒让薰然受宠若惊,急忙谢过。
“皇后娘娘恩泽,民女自当尽心尽力服侍。”
太子点了点头,说道:“此处虽然偏僻,但胜在安静,倒是个研制香品的好地方。二娘子安心住着,不出颜禧宫便安全。”
薰然眼珠子一转,懂了太子的意思。看来,这宫里头已有人想对她下手,茹眉的死绝对不是意外。
“民女多谢太子提点。”薰然再次谢过。
太子不再多说,此处他也不能久待,匆匆说上两句后便告辞离去。
瞧着太子远去,薰然才惊觉自己竟忘了给太子上茶,真是失礼,然再想起寒梅,四处张望却不见她的影子。
“寒梅寒梅!”薰然喊了几声,却不见回应。
这院子常住的就是薰然和寒梅,这喊了半日没回应,薰然不由地有些紧张。茹眉的事犹如昨日发生,今日新年未过,她可不想再出什么大事。
慌忙出门去寻,刚到门口就撞见了寒梅。
“娘子,您当心些。”寒梅伸手扶住了薰然,惶恐说道。
薰然站稳了身子,抓住寒梅的手上下打量:“你没事吧。”
寒梅不明就里,糊里糊涂地说道:“娘子,婢子能有什么事呀。”
薰然这才松了口气:“没事就好,你去哪了?”
寒梅眨了眨眼,说道:“刚刚有个小公公过来说是敬事房送来了新炭,娘娘赐给了我们些,让婢子去取。”
薰然瞧了瞧寒梅手中的炭桶,想了想,寒梅怎么可能这么巧去领炭,估摸是太子殿下觉得让人瞧见两人见面不妥,这才支走了她。
微微一笑,薰然不再多问,转身进了院子。
这一晃,上元佳节就到了。
接汉疑星落,依楼似月悬。
宫里头到处都挂满了灯笼,有镜灯、凤灯、琉璃灯等等,形态各样,色彩迥异,夜晚点燃后,美轮美奂。
赏灯、猜灯谜是今晚的重头戏。
只是范围只限于宫中妃嫔,至于文武百官,都会参加邺城的赏灯会,所以,薰然想着,皇宫外头一定会比这更热闹百分。
跟随在福慧身边,薰然闻见了她身上若隐若现的松露竹香,不知为何,心情也随着这香气的飘舞忽上忽下。
虽然她很明白,福慧进宫的目的就是一朝荣宠,光耀门楣,可是经历过一段半死半活的日子后,怕是谁都对这失了一些心情。
“妹妹,我们到那边猜灯谜吧。”福慧百无聊赖地在湖边晃悠,各色各样的花灯五彩缤纷,但薰然看得出,她根本不在心。
“姐姐,我们还是去那边吧,过会子那儿就要挂上最大的灯笼,里头的灯谜可是皇上亲自出的,听说猜出者可有大奖赏。”薰然含笑说道。
“妹妹对这有兴趣?”福慧顺着薰然手指的方向看去,见几个宦官正在那费力地把一巨型莲花灯笼往高台上挂,下面缀着不少的香囊,想必里头都是灯谜。
薰然暗笑,她对这个有什么兴趣,不过是今晚得了皇后的吩咐,要让福慧成为今晚的主角。
皇后之前已经透露给她,要助福慧猜出那莲花灯下最大锦囊里的那个谜。
福慧等了半日,见薰然含笑不语,回头瞧着,却见她只盯着那徐徐升起的莲花灯笼瞧,忽地明白了,今晚,她势必是要去猜灯谜的。
“走吧。”福慧不再多想,牵过薰然朝着高台那边走去。
两人站在高台下,瞧着高台上的莲花灯,散发着红彤彤的光,温暖而又明亮。
但薰然瞧着福慧的脸,却是晦暗不明,此时她的心一定还在黑暗中寻找亮光,所以再亮的光也照不进她的心里。
“阿宛。”就在两人看着高台发呆时,忽然一声脆响在耳边响起,薰然侧脸一瞧,是珠光宝气的香寒。
香寒今日穿了粉红玫瑰香小袄,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,腰间用金丝软烟罗系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,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,显的体态修长,妩媚动人。
她现在是皇上的新宠,打扮自然华美些,相比之下,福慧的碧绿小袄就黯淡许多。
“民女见过葛采女。”薰然不能再拿家中的称呼相称,急忙行礼。
“都是自家人,何须如此。”香寒扶了扶薰然。
“香寒见过叶才人。”香寒这边扶起了薰然,那边却要给福慧行礼,惹得福慧打趣道,“这才说了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,那边你自己便先犯了规矩。”
香寒笑了笑,说道:“多日不见,才人气色好了许多,想必病已痊愈吧?”
福慧笑道:“业已痊愈,让葛采女挂心了。”
香寒颔首而笑,随即又对薰然道:“我早已听说阿宛你进了宫,却不得相见,今日见着了,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。”说着,拉起薰然的手,眼角含了泪。
薰然连忙握住香寒的手道:“今日可是上元佳节,采女该高兴才是。”
香寒拿帕拭泪,连连点头道:“是呢是呢,瞧我,真是煞风景。”
福慧笑道:“采女不必感怀,阿宛还要再这宫里住上不少日子呢。”说着,目光移到了高台上的座位上。
那是皇上、皇后的位置。
香寒自然明白福慧的意思,也知道薰然进宫的原因,附声说道:“那最好不过了,见着了阿宛,如同见着了娘家人,倒让这心不再空落落的。”
薰然低头一笑,没有接话。
“圣人、皇后到。”宦官尖细高亢的声音响起,薰然等人连忙跪下叩拜。
高台下黑压压一片,却是五颜六色,百花争艳之状。
“平身。”皇上抬了抬手,众人谢过起身。
随即,猜谜活动开始,第一个装着灯谜的香囊被解了下来,宦官朗朗读到:“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,打一字。”
人群中从一开始的鸦雀无声变得议论纷纷,众人交头接耳,在商讨答案。
“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。”香寒低头沉吟,目光流转见薰然和福慧皆是嘴角带笑,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不由问道:“你们可是知晓答案了?”
薰然和福惠相视一笑,算是默认了。
香寒却是未能想到,不由困惑地眨眨眼。
薰然笑道:“是奇字。”
香寒想了想,顿时掩唇笑道,“还是二位聪慧,我竟没想到。”
就在这时,人群中已有能大声报出了答案,皇上赐了一枝小花簪。
第二题是:充耳不闻无话讲,打一茶叶名。
众人议论之后,有人高喊出了“龙井”。
“这猜谜真是有趣,只是像我这般愚钝之人,还真是想不出来。”香寒瞧着猜出之人拿着奖赏喜滋滋的模样,不由感慨。
薰然安慰道:“采女莫急,这莲花灯下有不少灯谜呢,定有您能猜出的。”
香寒笑道:“这猜不猜出倒无妨,只是为何叶才人已经猜出却不抢答?”
福慧掩唇轻笑:“我哪有那几个猜出之人反应快,不过是之后想到罢了。”
香寒看了她一眼,随即收回目光,含笑不语。(未完待续)